欢迎访问尚叁大唐木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木业

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什么

时间:2025-04-27作者:admin分类:木业浏览:2评论:0

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的典型代表是银杏(Ginkgo biloba)。这种裸子植物起源于约 2.7 亿年前的二叠纪,其化石记录与现存形态几乎一致,且同门其他物种均已灭绝,因此成为植物进化史上的 “孑遗植物”。银杏的扇形叶片、独特的雌雄异株特征以及抗逆性强的特性,使其在地球上存活数亿年,被誉为 “植物界的大熊猫”。

除银杏外,以下植物也被广泛认可为活化石:

  1.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曾被认为已灭绝,1941 年在中国发现现存植株。其化石可追溯至白垩纪,是杉科唯一现存种,树形高大挺拔,叶片交互对生,被称为 “黎明红杉”。
  2. 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侏罗纪时期的古老蕨类植物,高达 15 米,是恐龙时代的主要食物来源。其叶片背面的孢子囊群仍保留着原始繁殖方式,现存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的雨林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3.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中国特有的松科植物,仅分布于广西、湖南等地。其花粉化石在欧亚大陆第三纪沉积物中被发现,树形优美,叶片背面有银白色气孔带,与银杏、水杉并称 “植物界国宝”。
  4.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一千万年前的孑遗植物,因白色苞片形似鸽子,又称 “中国鸽子树”。第四纪冰川后仅在中国南方幸存,现通过人工繁育扩大种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这些植物共同具备起源古老、形态保守、分布狭窄的特征,是研究古生态环境和生物进化的 “活标本”。例如,银杏的基因组稳定性和桫椤的木质茎结构,揭示了它们在地质变迁中的生存策略。保护这些活化石不仅关乎物种存续,更是守护地球生命演化的 “基因密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