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g1838玉米品种介绍
迪卡 G1838 是由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玉 20216027,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尤其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表现突出。以下从品种特性、产量表现、种植技术及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品种特性
- 生育期: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从出苗至成熟需 124.5 天,与对照品种吉单 27 熟期相近,属于中早熟品种,适合一年一熟制地区种植。
- 植株形态:株型紧凑,株高 289 厘米,穗位高 106 厘米,成株叶片数 19 片。果穗呈锥形至筒形,穗长 18.9 厘米,穗行数 16-18 行,穗粗 4.9 厘米,穗轴红色,籽粒橙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 31.3 克。
- 抗逆性:
- 抗病性:中抗茎腐病(发病率≤30%),但对穗腐病、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灰斑病较为敏感,其中灰斑病为高感(病级≥7 级)。
- 抗倒伏性:根系发达,茎秆韧性较好,在合理密植和科学管理下,抗倒伏能力较强。
- 品质指标:籽粒容重 770 克 / 升,粗蛋白含量 9.86%,粗脂肪 3.40%,粗淀粉 74.33%,赖氨酸 0.26%,达到普通玉米饲料用品质标准,适合作为饲料或粮食加工原料。
二、产量表现
- 区域试验:2018-2019 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 839.3 千克,比对照吉单 27 增产 18.3%,增产点率达 90% 以上。
- 生产试验:2020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799.1 千克,比对照鑫鑫 1 号增产 14.3%,表现出稳定的高产潜力。
- 典型案例:2024 年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示范种植中,采用大垄密植技术,亩产达 1700 斤(850 千克);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通过延期收获技术,籽粒含水量降至 17%-19%,实现低水分粒收,亩增产 250 千克以上。
三、种植技术要点
- 播种时间:春播宜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土壤表层 5-10 厘米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进行。
- 种植密度:保苗密度建议 4000-4500 株 / 亩,肥力较高地块可适当增加至 4800 株 / 亩。
- 施肥管理:
- 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 2000-3000 千克或复合肥(N-P-K=15-15-15)40-50 千克。
- 追肥: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 20-25 千克,配合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 病虫害防治:
- 灰斑病: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初期,选用 25% 丙环唑(70-80 毫升 / 亩)或 70% 安泰生(50 毫升 / 亩)进行无人机喷雾防治。
- 穗腐病:抽雄前后喷施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重点喷施果穗。
- 虫害:苗期防治地老虎、蛴螬,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中后期防治玉米螟,可在喇叭口期投放赤眼蜂或喷施 Bt 乳剂。
- 收获管理: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形成后及时收获,采用机械化粒收可降低破碎率,提高效益。
四、适宜种植区域
迪卡 G1838 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具体包括:
-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如绥化市北林区、海伦市)。
- 吉林省:延边州、白山市部分地区,通化市、吉林市东部。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南部、兴安盟中北部、通辽市扎鲁特旗中北部、乌兰察布市前山、赤峰市中北部、呼和浩特市北部、包头市北部。
- 其他地区:需≥10℃活动积温 2400-2600℃的中早熟区。
五、注意事项
- 病害防控:灰斑病高发区需重点防治,避免连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 密度调控:肥力较差地块适当降低种植密度至 3800 株 / 亩,防止秃尖和倒伏。
- 适应性验证:在新种植区域建议先进行小面积试种,确认适应性后再大面积推广。
六、市场前景
迪卡 G1838 凭借其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已成为东华北中早熟区的主推品种之一。其籽粒品质优良,适合饲料加工和粮食市场需求,农户种植收益显著。据 2024 年市场调研,该品种在黑龙江、吉林等地的推广面积同比增长 20%,预计未来 3 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
总结:迪卡 G1838 是中早熟春玉米区的理想选择,兼具高产与抗逆性,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可实现稳产增收。种植户需重点关注灰斑病防治和密度调控,以充分发挥品种潜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高考结束应该送什么花给孩子
上一篇:靠动物传播种子的有哪些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