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推荐最好的玉米品种
结合 2024 年最新审定结果、区域试验表现及安徽合肥地区的气候特点,以下推荐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并提供综合分析:
一、高产稳产型核心品种
- MY73(河南农业大学选育)
- 突出优势:2024 年黄淮海区测产活动中表现优异,抗锈病、青枯病能力突出,在旱涝急转等极端气候下稳产性强。该品种已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之一,尤其适合安徽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 种植要点:适宜密度 4500-5000 株 / 亩,需注意中后期水肥管理,防止倒伏。
- 中农大 678(中国农业大学选育)
- 核心特性:农业农村部 2024 年主导品种,耐密植、抗高温、抗锈病能力强,在黄淮海夏播区全生育期约 102 天,与当地种植周期高度匹配。
-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650-700 公斤,适合机械化收获,籽粒脱水快,商品性好。
- 登海 605(山东登海种业选育)
- 综合抗性:抗旱、抗涝、抗倒伏能力显著,被农业农村部列为 2024 年主导品种,在安徽淮河以北夏播区表现稳定。
- 品质优势:籽粒容重高(769g/L),粗淀粉含量 76.84%,适合饲料加工和粮食储备。
二、抗病抗逆型推荐品种
- 陇顶 728(甘肃科研团队选育)
- 抗逆特性:全国首个热导系玉米品种,抗锈病、耐高温、抗倒伏能力突出,2024 年通过国家审定,在黄淮海夏播区表现优异。
- 适应性:尤其适合合肥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可减少锈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生风险。
- 弘大 11(安徽本地品种,皖审玉 20211006)
- 区域表现:在安徽淮河以北夏播区连续三年试验中,平均亩产较对照增产 8.38%-12.30%,高抗茎腐病,中抗南方锈病。
- 熟期匹配:全生育期 101.5 天,与郑单 958 相当,适合麦茬夏播。
- DK1777(安徽东亚富友种业选育,皖审玉 20221015)
- 抗病性: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和穗腐病,2021 年生产试验亩产 488.3 公斤,增产 7.42%。
- 种植建议:适宜密度 3800-4000 株 / 亩,需注意纹枯病的早期防控。
三、优质专用型特色品种
- 农科糯 336(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
- 鲜食优势:高叶酸、甜加糯型鲜食玉米,品质优、口感好,适合合肥周边鲜食玉米市场需求。
- 种植模式:建议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亩密度 3000-3500 株,授粉后 20-25 天采收。
- 京科 968(北京市农科院选育)
- 营养品质: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赖氨酸丰富,适合粮饲兼用,在安徽春播区表现良好。
- 抗性特点: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适应性广。
四、区域适应性分析与种植建议
- 气候匹配:合肥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需选择抗锈病、耐高温、抗倒伏品种(如 MY73、陇顶 728)。
- 茬口安排:夏播玉米需在 6 月 15 日前完成播种,优先选择中早熟品种(如中农大 678、弘大 11),确保灌浆期避开秋季低温。
- 技术配套:
- 密植管理:耐密品种(如 MY73)可增加至 5000 株 / 亩,配合宽窄行种植提高通风透光性。
- 病虫害防控:重点防治玉米螟、南方锈病,可采用种子包衣(含噻虫嗪 + 戊唑醇)结合中后期喷施苯醚甲环唑。
- 水肥调控:基肥施足有机肥(1000 公斤 / 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20-25 公斤 / 亩,遇旱及时灌溉。
五、官方推荐与引种备案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4 年第二批引种备案品种中,包含多个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具体名单可查询附件)。建议优先选择通过国家或安徽省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品种,如 MY73、登海 605 等,同时关注种业公司最新推出的区域试验表现优异的品种(如康农 8009、君育 136)。
总结:2024 年安徽合肥玉米种植可围绕 “高产稳产、抗病抗逆、优质专用” 三大目标,主推 MY73、中农大 678、登海 605 等核心品种,搭配弘大 11、DK1777 等本地适应性品种,并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布局鲜食或粮饲兼用品种。种植过程中需强化田间管理,注重抗灾减灾技术应用,以实现稳产增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室内适合养什么植物盆栽大棵
上一篇:白云机场的棕榈树是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