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尚叁大唐木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全诗是什么

时间:2025-04-27作者:admin分类:资讯浏览:2评论:0

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全诗是什么

“一树梨花压海棠” 的全诗内容为: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常被认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调侃好友张先(字子野)晚年纳妾的作品。张先在八十岁时迎娶了一位十八岁的少女,苏轼以 “梨花” 比喻白发苍苍的张先,以 “海棠” 象征年轻貌美的新娘,用 “压” 字双关自然景象与婚姻关系,既生动描绘了年龄差距的鲜明对比,又暗含对这段婚姻的戏谑意味。

争议与考证


尽管这首诗流传广泛,但关于其作者和真实性存在争议:

  1. 托名苏轼的民间创作

    • 部分学者指出,这首诗并非苏轼亲笔,而是后人托名之作。据考证,《全宋诗》《苏轼文集》等权威文献中均未收录此诗,且诗中 “鸳鸯被里成双夜” 等直白表述与苏轼一贯的文雅风格不符。
    • 此诗最早见于明代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后在清代《坚瓠首集》《解人颐》等民间笔记中多次出现,但均未提及作者为苏轼。

  2. 元稹与民间改编

    • 唐代诗人元稹的《白衣裳二首》中有 “一朵梨花压象床” 之句,可能是 “一树梨花压海棠” 的原型。后世文人在此基础上化用,逐渐形成调侃老夫少妻的民间段子。
    • 清代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中记载了类似诗句,将 “一朵” 改为 “一树”,并融入张先纳妾的故事,最终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版本。

  3. 苏轼的真实调侃之作

    • 苏轼确实曾为张先纳妾作诗,但现存作品为七律《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中用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等典故委婉调侃,与 “一树梨花压海棠” 的直白风格迥异。


文化影响


  1. 语言艺术

    • “梨花” 与 “海棠” 的意象对比鲜明,“压” 字的双关运用巧妙,成为汉语中形容 “老少配” 的经典隐喻,甚至衍生出 “老牛吃嫩草” 的俗语。

  2. 影视与文学

    • 1997 年电影《一树梨花压海棠》(又名《洛丽塔》)以诗句为片名,探讨中年男子与少女的禁忌之恋,进一步扩大了诗句的知名度。

  3. 历史误解

    • 20 世纪 80 年代,台湾出版的《中国传奇》丛书将此诗附会为苏轼所作,并作为教材传播,导致讹传广泛流行。


总结


“一树梨花压海棠” 的全诗内容虽广为人知,但其作者和创作背景存在争议。目前更可信的结论是,这首诗是明清时期民间文人托名苏轼的创作,化用元稹诗句并融入张先纳妾的传说,最终形成了这一经典调侃之作。它不仅展现了汉语的意象之美,也反映了历史流传中文学作品的演变与再创造。

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全诗是什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