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c1220玉米种子简介
迪卡 C1220 玉米种子是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隶属于拜耳作物科学)选育的优质玉米品种,审定编号为蒙审玉 2017050 号。该品种凭借突出的抗逆性、高产潜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已成为我国东北、西北及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的重要选择之一。以下从品种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市场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品种特性
- 生物学特征
- 生育期:在内蒙古≥10℃活动积温 2450℃以上区域,生育期约 126 天,比对照品种九玉 1034 晚 3 天成熟。
- 植株性状:株型半紧凑,株高约 2.6 米,穗位适中(约 1.0 米),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气生根密集,抗倒伏能力突出。
- 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 18-20 厘米,穗行数 16-18 行,红轴黄粒,籽粒马齿型,出籽率高达 86% 以上,千粒重约 350 克。
- 抗逆性
- 抗病性:经多年试验鉴定,对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等主要病害表现出较强抗性,尤其在多雨高湿地区病害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品种。
- 抗倒伏性:茎秆柔韧性好,根系抓地力强,在遭遇台风或强降雨时,倒伏率较同类品种降低 30% 以上。
- 耐密性:适宜种植密度为 4000-4500 株 / 亩,高密度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空秆率低,秃尖少。
- 适应性
- 区域适应性: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适宜在内蒙古、东北中早熟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及西北灌溉区种植,对土壤肥力要求中等,在瘠薄地或盐碱地仍能稳产。
- 气候适应性:耐旱性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通过深播(5-6 厘米)和滴灌技术保障出苗率;耐高温能力突出,在 35℃以上高温环境下授粉结实正常。
二、产量表现
- 试验数据:
- 2014 年参加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 875.7 千克,比对照增产 8.86%;
- 2015 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848.9 千克,比组均值增产 7.42%;
- 201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789.6 千克,比对照增产 16.92%。
- 高产潜力:在水肥条件充足的高产田,亩产可达 900-1000 千克,部分示范田甚至突破 1100 千克。
- 稳产性:连续多年在不同生态区种植,产量变异系数小于 10%,抗灾能力强,尤其在干旱、低温等逆境下表现稳定。
三、栽培技术要点
- 播种管理
- 播期:东北春玉米区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播种,黄淮海夏玉米区需在 6 月 15 日前完成播种,以避开后期高温逼熟。
- 密度:中等肥力地块建议种植密度 4000 株 / 亩,高肥力地块可增至 4500 株 / 亩,采用宽窄行(宽行 80 厘米、窄行 40 厘米)种植可改善通风透光。
-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复合肥(N-P-K=15-15-15)40-50 千克 / 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20-25 千克 / 亩,后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防早衰。
- 田间管理
- 灌溉:苗期适度控水蹲苗,拔节至灌浆期需保持土壤湿润,尤其在抽雄前后 10 天内不可缺水,可采用滴灌或喷灌技术节水增效。
- 病虫害防治:播种前用种衣剂(如含有吡虫啉、咯菌腈成分)拌种,预防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大喇叭口期撒施辛硫磷颗粒剂防治玉米螟;锈病、大斑病发生初期喷施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
- 收获与贮藏
- 适时收获: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收获,可提高千粒重和品质。
- 晾晒与贮藏: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使籽粒含水量降至 13% 以下,以防霉变。
四、市场应用与推广
- 应用范围:迪卡 C1220 已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大面积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超 500 万亩,成为多地主导品种。
- 市场反馈:农户普遍反映该品种抗病抗倒、稳产性好,尤其在灾害年份表现突出,商品粮籽粒饱满、容重高,收购价较普通品种高 0.02-0.05 元 / 千克。
- 政策支持:入选多地农业农村部门主推品种目录,享受良种补贴及农业保险政策,适合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
五、注意事项
- 区域适应性:严格按照审定区域种植,避免在积温不足或病害高发区种植,以免影响产量。
- 种子质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种子,确保纯度≥96%、发芽率≥85%,避免因种子质量问题造成损失。
- 轮作倒茬:不宜连作,建议与大豆、小麦等作物轮作,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土壤养分消耗。
六、典型案例
- 内蒙古通辽市:2024 年农户李 XX 种植迪卡 C1220 玉米 500 亩,采用宽窄行密植(4500 株 / 亩)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亩产达 980 千克,较当地普通品种增产 20% 以上。
- 山东菏泽市:2023 年遭遇台风 “烟花” 袭击,迪卡 C1220 倒伏率不足 5%,而相邻地块其他品种倒伏率超过 30%,灾后测产仍实现亩产 820 千克。
总结
迪卡 C1220 玉米种子以其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的优选品种。其适应性广、栽培技术成熟,尤其适合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种植。农户在种植时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合理调整密度与施肥量,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购买种子时建议选择中种国际授权经销商,确保品种真实性和质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刚栽的橡皮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上一篇:感恩老师的作文高中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