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尚叁大唐木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绿植

西农733小麦品种审定公告

时间:2025-04-26作者:admin分类:绿植浏览:2评论:0

西农 733 小麦品种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万全教授团队选育,于 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 20210046)。以下是该品种的详细审定信息及推广应用情况:

一、审定公告核心内容


  1. 品种来源
    西农 733 是通过西农 509 与漯麦 7239 杂交选育而成,兼具双亲的高产潜力与抗逆特性。

  2. 特征特性

    • 生育期: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约 227 天,比对照品种周麦 18 早熟 1.3 天,适宜早中茬种植。
    • 植株性状:株高 76.1 厘米,株型较松散,抗倒性一般;幼苗半匍匐,叶片宽短深绿,分蘖力强;穗层整齐,熟相良好,穗纺锤形,长芒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高。
    • 抗病性: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中感纹枯病,生产中需重点防治上述病害。
    • 品质指标:籽粒容重 790-796 克 / 升,蛋白质含量 13.4%-14.3%,湿面筋含量 30.1%-32.8%,稳定时间 5.1-5.8 分钟,吸水率 57%-60%,符合中强筋小麦标准,适宜加工优质面粉。

  3. 产量表现

    • 区域试验:2017-2018 年度平均亩产 472.4 千克,比对照增产 2.5%;2018-2019 年度续试平均亩产 587.2 千克,增产 4.0%。
    • 生产试验:2019-2020 年度平均亩产 595.4 千克,较对照增产 5.2%,表现出稳定的高产能力。
    • 高产案例:2023 年陕西凤翔区高产竞赛中,西农 733 规模化种植亩产达 718.32 公斤,创当年省内纪录;2024 年西安地区种植亩产约 360 公斤,较上年增产 7.9 公斤,显示其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

  4. 适宜种植区域
    经审定,西农 733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陕西关中、江苏淮河及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安徽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的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二、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管理

    • 播期:10 月上中旬为宜,亩基本苗 14 万 - 22 万株,肥力较高地块可适当减少播种量。
    • 整地:精细整地,确保土壤墒情适宜,避免因干旱或渍涝影响出苗。

  2. 肥水调控

    •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复合肥;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促进穗分化。
    • 灌溉:重点浇好越冬水、拔节水和灌浆水,后期注意防倒伏。

  3. 病虫害防治

    • 病害:播种前采用药剂拌种防治纹枯病、根腐病;拔节至孕穗期喷施三唑酮、戊唑醇等防治锈病和白粉病;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需及时喷施氰烯菌酯、多菌灵预防赤霉病。
    • 虫害:抽穗后注意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4. 收获与贮藏

    • 适时收获: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机械收获,注意降低机收损失率。
    • 贮藏条件:籽粒含水量降至 13% 以下后入库,定期检查防止霉变和虫害。


三、推广应用与成效


  1. 推广面积
    截至 2024 年,西农 733 累计推广面积近 4000 万亩,位列全国小麦推广面积前 10 大品种第六位,成为黄淮麦区的主导品种之一。

  2. 产业化进展
    西安市多家种子企业通过买断经营权加速成果转化,推动品种在陕西及周边省份的规模化种植。

  3. 生态适应性
    该品种在陕西关中、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表现出耐旱、耐寒、抗倒伏等特点,尤其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增产潜力显著。


四、注意事项


  1. 病害防控:由于对赤霉病、白粉病等抗性较弱,需严格落实 “一喷三防” 措施,特别是在病害高发区应加强监测和防治。
  2. 抗倒性:株型较松散,高肥水条件下需控制群体密度,避免倒伏。
  3. 品质保持:为确保加工品质,建议集中连片种植,避免与其他品种混杂。

如需获取最新审定公告原文或区域试验数据,可登录农业农村部官网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网站查询,也可联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电话:029-87092001)获取技术支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