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812玉米种子产量高不高

P1812 玉米种子的产量表现需结合其审定区域和种植条件综合评估。根据国家审定数据及推广信息,该品种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表现突出,但在福建等南方地区的适应性尚未明确。以下从产量数据、区域适应性、抗病性及种植建议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产量表现:北方极早熟区的高产品种
- 区域试验数据
P1812 在 2018-2019 年参加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6.6 千克,较对照品种德美亚 1 号增产7.4%;2020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4.9 千克,增产7.7%。这一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北方极早熟区的平均亩产(通常在 500-600 千克),且增产稳定性较强。
- 与同类品种对比
在北方极早熟区,P1812 的产量优于主流对照品种德美亚 1 号,且抗逆性更优(如高抗茎腐病)。例如,其株型半紧凑(株高 279 厘米,穗位高 96 厘米),果穗长锥形(穗长 18.5 厘米),百粒重 33.8 克,籽粒容重 730 克 / 升,兼具高产与优质特性。
二、区域适应性:北方高海拔地区更适宜
- 官方推荐种植范围
P1812 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及东南部山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吉林省延边州、河北省北部坝上、山西省北部(海拔 1200 米以上)、宁夏南部山区(海拔 2000 米以上)、甘肃省兰州市等地种植。这些区域属于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无霜期短(约 110-120 天),气候条件与品种特性高度匹配。
- 南方种植的潜在风险
福建泉州属于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玉米生长季病虫害(如南方锈病、纹枯病)高发。而 P1812 对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表现为感病,在南方湿热环境下可能面临更高的病害风险。此外,该品种生育期为 119.3 天(比对照德美亚 1 号晚熟 0.5 天),若在福建作为春玉米种植,可能遭遇台风或雨季影响;若作为秋玉米种植,需确保在霜冻前成熟,实际产量可能受限于当地气候条件。
三、抗病性与抗逆性:优势与短板并存
- 抗病性特点
- 优势:高抗茎腐病,抗丝黑穗病。茎腐病是北方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P1812 的抗性可减少倒伏风险,保障稳产。
- 短板:感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这些病害在南方玉米产区(如广西、广东)也较为常见,若在福建种植需加强田间管理和病害防控。
- 抗逆性表现
P1812 在北方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耐旱性和耐瘠薄能力,适宜高海拔冷凉地区种植。但在南方高温高湿环境下,其抗逆性尚未得到验证,可能影响产量稳定性。
四、福建种植建议:谨慎尝试,优先选择本地品种
- 适应性评估
目前公开资料中未提及 P1812 在福建或南方其他地区的试验数据。根据南方玉米产量水平(一般亩产 400-600 千克),若在福建种植 P1812,其产量可能低于北方表现,且需应对更高的病害风险。
- 替代品种推荐
福建本地玉米种植以鲜食玉米为主(如建瓯市的甜玉米品种),若需种植普通玉米,可选择适合南方气候的品种,如 “闽双色 8 号”“苏科玉 1417” 等。这些品种经过本地试验,抗逆性和产量更有保障。
- 试种注意事项
若用户坚持尝试种植 P1812,建议:
- 小面积试种:选择海拔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低洼易涝区域。
- 加强病害防控:针对大斑病、穗腐病等,提前进行种子包衣,并在生长期喷施杀菌剂。
- 调整种植密度:参考北方推荐密度(4500-5500 株 / 亩),结合南方气候适当降低密度,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总结
P1812 在北方极早熟春玉米区属于高产稳产品种,但其适应性和抗病性在南方地区尚未得到验证。若在福建种植,需谨慎评估气候风险,并优先选择本地推荐品种。对于北方适宜区域的种植户,P1812 是值得考虑的高产品种,建议结合农技部门指导,优化种植管理以发挥其潜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买回来的百合花怎么养在花瓶中
上一篇:圣诞节送女孩子什么礼物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