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农0711小麦品种审定公告

安农 0711 小麦品种是由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抗穗发芽优质小麦品种,以下是其审定公告的核心信息及推广应用情况:
一、审定信息
- 安徽省审定
- 审定编号:皖麦 2014002
- 审定年份:2014 年
- 品种来源:烟农 19 / 安农 0016(百农 64 / 豫麦 18 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约 220 天,株高 80-85 厘米,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饱满,抗穗发芽能力突出,适宜机械化收获。
- 抗病性:中感赤霉病,中抗白粉病,感纹枯病。
- 品质:容重 810-838g/L,粗蛋白含量 13.07%-14.78%,湿面筋含量 28.8%-34.9%,稳定时间 5.5-10.4 分钟,属于中筋品种,适合制作馒头、面条等。
- 产量表现:在安徽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 550-580 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 4.65%-8.6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40-650 公斤,增产 5.65%-6.41%。
- 江苏省认定
- 认定编号:苏引种 2017 第 21 号
- 认定年份:2017 年
- 适宜区域:江苏省淮北地区。
- 植物品种权
- 授权号:CNA20110481.1
- 授权年份:2018 年。
二、推广应用与产业价值
- 应用范围
- 该品种自审定以来,在安徽、江苏、河南等黄淮麦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 3000 万亩,成为安徽省主导品种之一。
- 2023 年,凤阳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农业主导品种,推荐用于优质专用小麦生产。
- 抗逆性与适应性
- 抗穗发芽特性:在江淮地区多雨年份表现突出,有效降低因收获期降雨导致的穗发芽损失,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
- 稳产性:在不同生态区试验中,产量变异系数低,适应性广,尤其适合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 产业链延伸
- 作为优质中筋小麦,安农 0711 被用于制作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其面粉加工特性受到企业认可。例如,正宇面粉利用该品种开发的雪晶包点粉,产品色泽洁白、口感细腻,复蒸不变色。
- 部分地区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以 4.5 元 / 公斤的高价收购(比市场价高 90%),带动农民增收。
三、栽培技术要点
- 播种与密度
- 适宜播期:10 月中旬,沿淮及淮北地区可适当早播。
- 基本苗:每亩 16-18 万株,晚播田块可增至 20 万株。
- 施肥管理
-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每亩施纯氮 14-16 公斤(底肥 70%、追肥 30%),五氧化二磷 6-8 公斤,氧化钾 6-8 公斤。
- 追肥以返青期或拔节期为宜,结合浇水促进分蘖成穗。
- 病虫害防治
- 重点防治对象: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蚜虫。
- 防治策略:抽穗扬花期喷施氰烯菌酯、戊唑醇等药剂预防赤霉病;苗期和拔节期注意防治纹枯病;灌浆期结合 “一喷三防” 防治蚜虫和干热风。
- 收获与贮藏
- 蜡熟末期及时收获,避免穗发芽。
- 贮藏前需充分干燥,水分含量控制在 12.5% 以下,防止霉变。
四、科研与产业支持
- 技术依托
-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黄淮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持续开展品种改良和配套技术研究,为安农 0711 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 该实验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品种的抗逆性和品质特性。
- 政策推动
-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将安农 0711 纳入专用小麦生产推广计划,支持 “单种、单收、单储” 的产销加一体化模式,提升产业链效益。
五、最新动态
截至 2025 年,安农 0711 仍为安徽省重点推广的抗穗发芽小麦品种,未发现新的审定或重大技术更新。其种植面积稳定,在沿淮及淮北地区的覆盖率较高,且通过订单农业与加工企业深度对接,形成了 “科研 - 生产 - 加工” 的良性循环。
如需获取更详细的审定公告全文或最新种植技术,建议访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官网(http://nync.ah.gov.cn/)或联系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0551-65786225)。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新装修的房子放什么绿植吸甲醛
上一篇:龙血树是草本植物还是木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