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235玉米种子积温和产量

迪卡 C2235 玉米种子是由中种国际(中国种子集团与拜耳合资)选育的中早熟春玉米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玉 20196071。以下从积温需求、产量表现、种植适应性及栽培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积温需求
- 总积温:C2235 的活动积温(≥10℃)需求为2450-2500℃,属于中早熟品种,与对照吉单 27 同期成熟。
- 生育期: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需120-130.5 天,具体生育期受播种时间和气候条件影响。
二、产量表现
- 区域试验数据:
- 2015-2016 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75.8 千克,比对照吉单 27 增产 19.5%。
- 2017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3.9 千克,比对照增产 27.6%。
- 实际种植潜力:在适宜条件下(如高肥力地块、合理密植),平均亩产可达1700-2000 斤(850-1000 千克),部分高产田块可突破 2500 斤。
- 产量优势:
- 密植增产:适宜种植密度为 4000-5000 株 / 亩,通过合理密植可显著提升群体产量。
- 抗逆稳产: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在台风等极端天气下表现优于多数品种。
三、品种特性与适应性
- 植株形态:
- 株型紧凑,株高约 307 厘米,穗位高 120 厘米,成株叶片数 19 片,果穗筒型,穗行数 16-18 行,百粒重 33.4 克。
- 籽粒黄色、偏马齿型,容重高达 760 克 / 升(国家一级粮标准),出籽率 85.8%,商品性好。
- 抗性表现:
- 抗病性:中抗灰斑病、茎腐病、穗腐病,但对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敏感,需在病害高发区加强防治。
- 抗逆性:耐旱性较强,后期脱水快,适宜机械粒收。
- 适宜种植区域:
- 理论适应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积温 2400-2550℃的区域。
- 实际推广范围:在黑龙江第二积温带(2500-2700℃)表现优异,2022 年被列为该区域 “优异品种”。
四、在安徽滁州的种植可行性分析
- 气候条件匹配:
- 积温:滁州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 15.4℃,≥10℃积温约4800-5000℃,远超 C2235 的需求,理论上可满足其生长。
- 生育期:滁州春玉米生育期约 100-110 天,C2235 需 120-130 天,可能存在生育期不匹配问题,建议通过早播或选择早熟品种调整。
- 潜在风险:
- 病害压力:滁州玉米大斑病和丝黑穗病偶有发生,而 C2235 对这两种病害敏感,需加强种子包衣和田间监测。
- 倒伏风险:滁州夏季多强对流天气,需注意抗倒伏管理(如增施钾肥、化控)。
- 种植建议:
- 试验性种植:先小面积试种,观察生育期和抗病表现,再逐步推广。
- 调整播期:春播宜在 4 月中旬前完成,确保灌浆期避开高温伏旱。
- 密度优化:滁州土壤肥力较高,建议种植密度 4500-5000 株 / 亩,肥地宜密、薄地宜稀。
五、栽培技术要点
- 播种管理:
- 春播土壤表层 5-10 厘米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时播种,建议机械化精量播种。
- 底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如每亩施尿素 20 千克、磷酸二铵 15 千克、硫酸钾 10 千克)。
- 田间管理:
- 病虫害防治:苗期用吡虫啉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颗粒剂丢心防治玉米螟。
- 水分管理:抽雄至灌浆期需水量大,遇旱及时灌溉,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 收获与贮藏:
- 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时收获,机械粒收需籽粒含水量降至 25% 以下。
- 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防止霉变。
六、品种优缺点总结
优点 | 缺点 |
---|---|
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 | 感大斑病、丝黑穗病 |
抗倒伏能力强 | 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 |
脱水快,宜机收 | 生育期较长(春播区) |
商品性好,容重高 |
七、市场反馈与推广情况
C2235 在东华北地区已推广多年,以高产、抗逆性强受到农户认可,2022 年入选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 “优异品种”。在安徽等华东地区,目前推广较少,但通过试验性种植可探索其适应性。建议种植户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管理水平,优先选择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并咨询农技部门获取本地化技术支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男人送女人黄玫瑰代表什么意思
上一篇:玉米种子农大372多少钱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