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中百合花的意象有什么含义

在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中,“百合花” 意象是贯穿全文的核心象征,承载着多重丰富的含义,主要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
一、象征人物的纯洁心灵与美好品质
- 通讯员的质朴与羞怯
小说中,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时,因被子上绣着 “白色百合花” 而显得格外窘迫。百合花的素雅洁净,暗合他作为年轻战士的单纯与腼腆 —— 他不善言辞,却在细节中流露对百姓的尊重(如借被子时反复擦拭汗手),甚至牺牲前仍惦记着保护手中的馒头。百合花成为其未染世俗尘埃的心灵写照。
- 新媳妇的善良与隐忍
新媳妇起初因 “百合花被子是结婚时的嫁妆” 而不舍出借,但得知通讯员牺牲后,坚持用这条被子为他殓葬。百合花的柔美与坚韧,象征她从含蓄矜持到无私奉献的转变:她默默为通讯员缝补军装破洞,庄重地盖上被子,用行动诠释了军民之间深沉的情感,百合花成为其人性光辉的外显。
二、隐喻军民鱼水情的纯净与深厚
- 被子作为情感纽带
“百合花被子” 是连接军民的关键物品:借被子时的误会(新媳妇的不舍、通讯员的笨拙),到最终主动献被子的觉悟,体现了战争年代军民从陌生到理解、信任的过程。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既是百姓对战士的接纳(新媳妇将最珍贵的嫁妆给予牺牲的战士),也是战士对百姓的守护(通讯员为保护群众而牺牲),象征军民关系的纯粹与交融。
- 以 “小” 意象承载 “大” 主题
作者通过 “百合花” 这一日常生活中的柔美意象,反衬战争的残酷,凸显动荡年代中人性的温暖。相较于宏大的战争叙事,百合花的细腻笔触更突出了 “人” 的情感:通讯员的青春朝气、新媳妇的温婉坚韧、群众与军队的血肉相连,共同构成超越战争的人情美。
三、象征生命的美好与永恒
- 生死场景中的意象升华
通讯员牺牲后,“百合花被子” 覆盖在他身上,白色的花朵与鲜血形成强烈对比:死亡的残酷并未掩盖生命的尊严,反而让百合花成为对年轻生命的祭奠与礼赞。新媳妇坚持 “这条被子就是给我也不给”,最终将其作为殓衾,赋予百合花 “定格美好、致敬牺牲” 的意义 —— 它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被子,更是精神层面的丰碑,象征英雄精神的不朽。
- 自然之美对战争的超越
百合花的清新与战争的硝烟形成隐喻性对照,暗示作者对和平、人性本真的向往。在战火中绽放的 “百合花”,如同黑暗中的微光,象征着即便在残酷环境中,人类对美好情感的坚守从未消亡。
总结:意象的多重意蕴
“百合花” 既是具体的实物(绣着花纹的被子),也是抽象的象征符号:
- 个体层面:象征人物(通讯员、新媳妇)未经世俗污染的纯洁心灵与道德光辉;
- 关系层面:象征军民之间超越功利的信任与深情,体现 “鱼水情” 的本质;
- 主题层面:象征战争中永恒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以柔美意象对抗暴力叙事,凸显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茹志鹃通过这一意象,以小见大,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奏响了一曲关于 “爱、理解与奉献” 的抒情乐章,让《百合花》超越时代,成为人性美的永恒赞歌。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