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产玉米品种有哪些
2019 年全国玉米生产在品种创新和区域适应性上取得显著进展,多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并在不同生态区表现突出。以下结合权威数据和区域特性,从高产潜力、抗逆性、区域适应性等维度梳理 2019 年的代表性玉米品种:
一、国家审定的高产核心品种
2019 年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达 547 个,覆盖东华北、黄淮海、西北等主产区。以下为综合表现优异的品种:
- 先达 103(国审玉 20190047)
- 特性:株型紧凑,生育期 128 天,抗倒伏能力强,适宜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种植。
- 产量: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780 公斤,比对照先玉 335 增产 5.2%。
- 适应性: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推广,耐密植(4500 株 / 亩),后期脱水快,适合机械化收获。
- 强硕 178(国审玉 20190165)
- 特性:中晚熟品种,株高 285 厘米,穗位 105 厘米,高抗茎腐病和穗腐病。
- 产量: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820 公斤,生产试验最高亩产突破 900 公斤。
- 适应性:辽宁、内蒙古、山西等省,尤其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
- 良玉 99
- 特性:耐密植型品种,株型紧凑,抗倒伏性突出,黄淮海夏播生育期 102 天。
- 产量:一般亩产 700-800 公斤,高产田块可达 900 公斤以上,比郑单 958 增产 15-20%。
- 适应性:河南、山东、河北等黄淮海夏玉米区,密度 4500-5000 株 / 亩。
- 龙高 L2
- 特性:早熟品种(生育期 122-127 天),抗逆性强,活秆成熟,角质粮品质优异。
- 产量:黑龙江省高产纪录保持者,公顷产量超 3 万公斤(亩产约 2000 公斤)。
- 适应性:黑龙江、吉林等积温 2350℃以上地区,适宜高水肥条件。
二、地方特色与区域优势品种
- 登海 6702
- 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主推品种,株高 250 厘米,抗南方锈病和茎腐病。
- 产量: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680 公斤,适宜密度 4000 株 / 亩。
- 适应性:山东、河南、河北南部,耐涝性较好。
- 合育 337(国审玉 20190188)
- 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早熟品种(101 天),高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
- 产量: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677.7 公斤,比郑单 958 增产 6.47%。
- 适应性:河南、山东、江苏北部,适合麦茬直播。
- 豫单 132
- 特性:黄淮海地区籽粒机收品种,抗倒伏,籽粒脱水快(收获时含水量≤25%)。
- 产量:河南鹤壁市 10 亩攻关田亩产 1098.6 公斤,100 亩示范方亩产 998.8 公斤。
- 适应性:河南、安徽、江苏等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
三、抗逆性突出的品种
- 隆创 310
- 特性:矮秆抗倒(株高 264 厘米),中抗茎腐病、穗腐病,耐高温干旱。
- 产量:黄淮海夏播平均亩产 674 公斤,西北春播亩产超 900 公斤。
- 适应性:东华北、黄淮海、西北三大主产区,密度 4500-5000 株 / 亩。
- 嘉禧 100
- 特性:大穗型品种(穗长 18-20 厘米),抗南方锈病和小斑病,抗倒伏。
- 产量:黄淮海夏播平均亩产 750 公斤,高产田块可达 850 公斤。
- 适应性:河南、山东、河北,适宜中等肥力地块。
- 祺华 703
- 特性:耐密植(5000 株 / 亩),抗倒伏,中抗茎腐病和穗腐病。
- 产量:黄淮海夏播平均亩产 730 公斤,西北春播亩产突破 1000 公斤。
- 适应性:黄淮海、西北,适合机械化收割。
四、南方及福建地区适宜品种
- 雅玉 616(国审玉 20190190)
- 特性:西南山区主推品种,抗大斑病、纹枯病,耐旱性强。
- 产量: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650 公斤,适宜密度 3200 株 / 亩。
- 适应性: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玉米区。
- 中地 159
- 特性:西北春玉米区高产冠军,抗茎腐病,耐盐碱。
- 产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测产亩产 2875 斤(约 1437 公斤)。
- 适应性:新疆、甘肃、宁夏等干旱地区,密度 5000 株 / 亩。
- 福建本地品种
- 雪甜 7401:鲜食甜玉米,2018 年引种备案,福建春播鲜穗亩产 746 公斤,适宜厦门等沿海地区。
- 广良甜 27 号:鲜食玉米,福建春播亩产 1178 公斤,抗纹枯病和茎腐病。
五、品种选择与栽培建议
- 区域适配:
- 北方春玉米区:优先选择先达 103、强硕 178 等耐密抗倒品种。
- 黄淮海夏玉米区:良玉 99、合育 337 等早熟耐密品种。
- 南方及福建:雅玉 616、雪甜 7401 等抗病耐旱品种。
- 抗逆性考量:
- 南方锈病高发区:选择隆创 310、嘉禧 100 等抗病品种。
- 干旱半干旱区:龙高 L2、中地 159 等耐旱品种。
- 机械化作业区:豫单 132、祺华 703 等籽粒脱水快的品种。
- 栽培技术:
- 密植技术:高产田块密度 4500-5000 株 / 亩,配合水肥一体化。
- 病虫害防控:针对当地主要病害(如南方锈病、茎腐病)选择抗性品种,结合药剂拌种。
六、政策与技术支持
2019 年农业农村部推动 “粮改饲” 和 “优质青贮行动计划”,全株玉米青贮质量显著提升,CSQS 评分达 61 分,与美国平均水平相当。此外,中国农科院李少昆团队在东北推广的密植精准调控技术,通过宽窄行种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实现亩产突破 1000 公斤。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品种的区域试验数据或栽培技术,可参考《2019 年国家审定玉米品种目录》或咨询当地农业部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昆明花卉市场玫瑰花批发价格表
上一篇:马尼拉草坪和百慕大草坪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