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拼音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经典作品,通过雨打芭蕉的意象抒发了南渡后的思乡之情。以下是该词的拼音标注及解析:
一、全文拼音标注
词牌名:
添字丑奴儿
tiān zì chǒu nú ér
正文: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chuāng qián shuí zhǒng bā jiāo shù,yīn mǎn zhōng tíng。yīn mǎn zhōng tíng。yè yè xīn xīn,shū juǎn yǒu yú qīng。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shāng xīn zhěn shàng sān gēng yǔ,diǎn dī lín yín。diǎn dī lín yín。chóu sǔn běi rén,bù guàn qǐ lái tīng。
二、重点字词拼音解析
- “种” 的读音争议
词中 “窗前谁种芭蕉树” 的 “种”,多数权威资料标注为 zhǒng。
- 争议点:现代汉语中,“种” 作为动词时读 zhòng(如 “种树”),但此处可能保留古音或特定用法。
- 依据:
- 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等文献未明确指出此处为动词,可能沿用名词用法(种子)。
- 词中 “种” 可理解为 “种植”,但古汉语中 “种” 作动词时亦有读 zhǒng 的情况(如《广韵》注 “植也”)。
- 建议:按通行注音 zhǒng 处理,同时说明其语义为 “种植”。
- “霖霪” 的拼音
- lín yín(注音:ㄌㄧㄣˊ ㄧㄣˊ)。
- 释义:连绵不断的雨声,与 “淋漓” 近义,突出雨势的绵密。
- “损” 的读音
- sǔn(注音:ㄙㄨㄣˇ)。
- 释义:此处为 “使…… 受损”,“愁损北人” 指愁绪折磨北方人。
- 词牌名 “添字丑奴儿” 的拼音
- tiān zì chǒu nú ér。
- 词牌名全称应为《添字丑奴儿》,与《采桑子》同调而异名,“添字” 指在原调基础上增加字数。
三、原文与赏析
原文: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赏析:
- 意象营造:
- 芭蕉:南方特有的植物,叶大荫浓,象征南国漂泊的孤独感。
- 夜雨:“点滴霖霪” 以叠词强化雨声的持续性,与 “愁损北人” 形成听觉与情感的共振。
- 情感表达:
- 上片借芭蕉舒展的形态(“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反衬词人内心的郁结,暗示愁绪如蕉心般层层包裹。
- 下片通过 “不惯起来听” 的动作,揭示北人对南方雨景的不适,实则隐喻对故土的眷恋。
- 艺术手法:
- 叠句:“阴满中庭”“点滴霖霪” 重复出现,增强节奏感,渲染环境的压抑。
- 双声叠韵:如 “叶叶心心”“舒卷” 等词,通过语音的回环强化抒情效果。
四、延伸知识
- 词牌溯源:
- 《丑奴儿》即《采桑子》,李清照在此基础上 “添字”,将七字句改为四字、五字两句,形成独特的韵律。
- 历史背景:
- 词作于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南渡避难期间,“北人” 指被迫南迁的中原百姓,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漂泊。
- 版本差异:
- “舒卷有馀清” 中的 “清”,部分版本作 “情”,但王学初校注认为 “清” 更贴切,既指芭蕉的清凉,又暗含词人的心境。
五、诵读建议
- 节奏划分:
- 上片:窗前 / 谁种 / 芭蕉树,阴满 / 中庭。阴满 / 中庭。叶叶 / 心心,舒卷 / 有馀清。
- 下片:伤心 / 枕上 / 三更雨,点滴 / 霖霪。点滴 / 霖霪。愁损 / 北人,不惯 / 起来听。
- 语调处理:
- “谁种”“不惯” 等词宜重读,突出疑问与无奈;“阴满中庭”“点滴霖霪” 用渐强的语气,表现愁绪的蔓延。
通过以上拼音标注与解析,读者可更准确地理解李清照词中的音韵之美与情感深度。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送男朋友什么颜色的玫瑰花最合适
上一篇:送给喜欢的人玫瑰花送多少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