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牡丹花的古诗词大全(最新)

以下是中国古代至近现代关于牡丹花的经典诗词汇编,结合最新学术整理与当代创作,展现牡丹文化的千年传承与时代新韵:
一、古代经典诗词(按朝代排序)
唐代
- 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国色天香” 典故出处,洛阳牡丹文化巅峰写照)
- 白居易《牡丹芳》(节选)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全景式描绘唐代牡丹观赏热潮,讽喻时人重华轻实)
- 李白《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以牡丹喻杨贵妃,诗仙浪漫主义巅峰)
- 李正封《牡丹诗》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国色天香” 最早出处,拟人化手法奠定牡丹文化意象)
宋代
-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散文名句)
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代牡丹研究奠基之作,确立牡丹 “花王” 地位)
- 苏轼《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一》
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
时于花上见,的皪走明珠。
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
黄昏更萧瑟,头重欲相扶。
(以细腻笔触写雨中牡丹的娇弱之美)
- 辛弃疾《鹧鸪天・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占断雕栏只一株。
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宋词中少见的富贵气象,展现牡丹的吉祥寓意)
元代
- 刘敏中《水龙吟・同张大经御史赋牡丹》
春风一尺红云,粉蕤金粟重重起。
天香国色,宜教占断,人间富贵。
最喜风流,妆台卯酒,欲醒还醉。
(元代文人对牡丹的赏玩心态,延续唐宋审美)
明代
- 唐寅《牡丹图》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以牡丹自喻,展现明代文人的世俗趣味)
清代
- 乾隆《咏牡丹》
夏独让荷秋让菊,图真宜画咏宜诗。
艳冠群芳称国色,千年富贵总相宜。
(帝王视角下的牡丹颂歌,融合皇家气象与文人雅趣)
二、近现代及当代诗词
现代
-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虽未直接写牡丹,但 “红旗” 意象与牡丹的革命象征相呼应)
- 郭沫若《牡丹》
牡丹本是百花王,富贵偏能傲雪霜。
魏紫姚黄皆下品,洛阳争说映山红。
(以牡丹喻革命精神,体现时代新解)
当代
- 左书谔《七律・牡丹咏》(2025 年新作)
牡丹蕾绽馥香丰,国色花开贯彩虹。
菏泽雍容歌有韵,洛阳华贵咏无穷。
但将典雅千章谱,再让清高万古风。
一世人生如品似,百年辉映耀星空。
(当代诗人以牡丹喻人格,融合传统意象与现代哲思)
- 广东省林业局《满江红・牡丹颂》(2024 年)
艳压群芳,千年越、赏心悦目。
春光暖、含苞吐蕊,盛开成簇。
绰约风姿争秀丽,招蜂引蝶穿枝绿。
占花魁、重彩可倾城,无瑕玉。
(官方创作,凸显牡丹的生态与文化价值)
三、学术视角与文化延伸
- 意象嬗变
- 唐代牡丹象征盛唐气象(如刘禹锡 “动京城”),宋代转向文人精神寄托(如苏轼 “头重欲相扶”),清代融入皇家审美(如乾隆 “千年富贵”),当代则赋予革命与生态新义(如左书谔 “清高万古风”)。
- 地域文化
- 洛阳牡丹:刘禹锡、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核心意象,《国色:古诗词中的洛阳》(2025 年)收录 106 首相关诗词,展现古都文化底蕴。
- 菏泽牡丹:当代诗词中与洛阳并称,如左书谔 “菏泽雍容”,体现现代牡丹产业的多元发展。
- 科技与文学融合
- 2025 年出版的《国色》一书,采用 AR 技术呈现牡丹诗词与文物,扫码可观看 VR 全景,实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沉浸式体验。
四、经典赏析与写作建议
- 写作技巧
- 拟人化:如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以醉酒美人喻牡丹的娇艳。
- 对比烘托:刘禹锡以芍药、荷花反衬牡丹 “真国色”。
- 时空跨越:白居易《牡丹芳》从花开到花落,展现生命周期的哲思。
- 当代创作启示
- 左书谔的 “清高万古风” 将牡丹与人格修养结合,启示当代诗人可挖掘牡丹的精神内涵。
- 广东省林业局的 “招蜂引蝶穿枝绿” 强调生态视角,为传统意象注入新活力。
五、延伸阅读与资源
- 权威文献
- 《全唐诗》《全宋词》:系统收录唐宋牡丹诗词。
- 《国色:古诗词中的洛阳》(2025 年):最新整理的洛阳牡丹诗词合集,含文物与音频资源。
- 学术研究
- 路成文《唐宋牡丹审美文化研究》:解析唐宋牡丹意象的社会文化背景。
- 王莹《牡丹意象的文化嬗变》:探讨牡丹从 “花王” 到 “文人符号” 的演变。
- 数字资源
- 中国作家网《牡丹》杂志特辑:2025 年第 4 期聚焦牡丹文化,含两岸作家新作。
- 抖音百科 “牡丹诗” 词条:收录李正封《牡丹诗》等经典作品的详细注释。
通过以上汇编,读者可全面了解牡丹诗词的千年脉络,从唐代的盛世赞歌到当代的生态哲思,从文人雅趣到革命隐喻,牡丹始终是中华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意象之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红肉蜜柚苗价格果树小苗绿化苗木
上一篇:黄玫瑰和粉玫瑰的花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