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尚叁大唐木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4-19作者:admin分类:资讯浏览:2评论:0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出自佛教禅宗神秀禅师的偈语,原句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注:部分引用中 “是” 也作 “如”,意思相近,此处以神秀原偈为准。)

具体含义解析:


  1. 比喻象征

    • 菩提树:佛教中象征觉悟、智慧的圣树,此处比喻人的身体(色身)是修行觉悟的基础。
    • 明镜台:以 “明镜” 比喻本心,清净无染、光明通透,能照见世间真相;“台” 指承载明镜的基座,可理解为心的存在状态。

  2. 修行理念

    • 神秀强调 “渐修”,认为修行需像擦拭明镜一样,时刻觉察、清除内心的 “尘埃”(即贪嗔痴等烦恼、杂念)。
    • “时时勤拂拭” 是修心的方法,主张通过持续的自律、反省和修持,保持心灵的洁净,避免被外界污染。

  3. 与慧能偈语的对照
    慧能针对此偈提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神秀侧重 “修心” 的过程(渐修),慧能则直指 “本心即佛” 的顿悟,认为心性本自清净,无需外求。
      二者代表禅宗不同的修行路径,神秀的偈语更贴近普通人 “循序渐进、克己修心” 的实践。


引申意义


这句诗常被用来比喻:

  • 人应时刻保持对内心的觉察,通过自省、修善来净化心灵;
  • 强调修身养性需持之以恒,如同呵护明镜般守护内心的纯净。

其核心是提醒人们:修行或自我提升,需从日常的点滴觉察与修正开始,避免被世俗的欲望和烦恼遮蔽本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