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压海棠为什么是老夫少妻

“一树梨花压海棠” 之所以被用来形容老夫少妻,源于诗句本身的意象隐喻和背后的典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典故背景
这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调侃之作,是他为好友张先(字子野)晚年纳妾一事所写的打油诗。据宋代《墨客挥犀》等笔记记载,张先在 80 岁时娶了一位 18 岁的小妾,苏轼席间即兴赋诗调侃: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诗中通过 “梨花” 与 “海棠” 的意象对比,巧妙暗喻了老夫少妻的婚姻状态。
二、意象的象征意义
- “梨花” 象征白发老翁
梨花的颜色是白色,这里借 “梨花” 比喻年老丈夫的白发(或衰老的容颜),暗指男方年事已高。 - “海棠” 象征年轻女子
海棠花娇艳红润,常用来比喻年轻美丽的女子(如 “海棠春睡” 典故中杨贵妃的娇态),此处指代年轻的新娘。 - “压” 的双关含义
“压” 字表面是描绘梨花覆盖海棠的自然景象,实则双关,暗指老夫少妻的婚姻关系中,年长的丈夫与年轻妻子的年龄差距和婚姻状态。
三、文化语境中的引申意义
- 对比与调侃:诗句通过色彩(白与红)、年龄(老与少)的强烈对比,以幽默的方式调侃老夫少妻的婚姻,带有戏谑而非贬义的意味。
- 文学隐喻的沿用:此后,“一树梨花压海棠” 成为固定典故,后世文人常用这一意象指代 “老夫少妻” 的婚姻组合,尤其强调男方年长、女方年轻的特征。
总结
这句诗之所以成为 “老夫少妻” 的代称,核心在于苏轼通过巧妙的自然意象(梨花、海棠)和双关手法,将年龄差距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既保留了文学美感,又隐含了对特定婚姻现象的调侃,因而在文化传承中被广泛引用并固定为特定隐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盆景六月雪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上一篇:第一次过情人节送女朋友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