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尚叁大唐木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绿植

迪卡s1627玉米品种介绍

时间:2025-04-29作者:admin分类:绿植浏览:5评论:0

迪卡 S1627 是由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品种,于 2017 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 2017045),适宜在≥10℃活动积温 2200℃以上的早熟春玉米区种植。以下是该品种的详细介绍:

一、特征特性


  1. 生育期:出苗至成熟 117 天,比对照品种丰垦 008 晚 3 天,属于中早熟品种。
  2. 植株性状

    • 株型:半紧凑,株高 246 厘米,穗位高 88 厘米,成株叶片数 19 片。
    •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绿色,花药浅紫色,茎基部紫色。

  3. 果穗与籽粒

    • 果穗:长筒型,穗长 18.5 厘米,穗粗 4.6 厘米,穗行数 14-16 行,行粒数 37 粒,单穗粒重 167 克,秃尖 0.6 厘米,出籽率 85.9%,穗轴红色。
    • 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 29.8 克,容重 750 克 / 升。

  4. 抗性表现

    • 病害:高抗丝黑穗病(0% 发病率),抗大斑病(3 级),中抗弯孢叶斑病(5 级)、茎腐病(24.3% 发病率)、玉米螟(4.3 级)。
    • 抗逆性: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较强,耐旱性中等。

  5. 品质指标

    • 粗蛋白含量 8.75%,粗脂肪 3.58%,粗淀粉 76.34%,赖氨酸 0.25%,符合普通玉米收购标准,适合饲料加工和淀粉生产。


二、产量表现


  1. 区域试验

    • 2014 年参加内蒙古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 777.5 千克,比对照增产 7.3%。
    • 2015 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798.5 千克,比组均值增产 8.1%。

  2. 生产试验

    • 201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47.5 千克,比对照增产 13.45%。

  3. 高产潜力:在水肥充足、管理得当的条件下,亩产可达 800 千克以上。

三、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时间:春播地温稳定在 10-12℃以上时播种,东北北部及东部山区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
  2. 种植密度:每亩保苗 4500-5000 株,采用宽窄行或等行距种植,行距 60-70 厘米,株距 20-25 厘米。
  3. 施肥管理

    • 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2000-3000 千克,配合三元复合肥(N-P-K=15-15-15)30-40 千克。
    • 追肥:拔节期追施尿素 20-25 千克 / 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15-20 千克 / 亩。

  4. 病虫害防治

    • 苗期:用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出苗后及时喷施吡虫啉防治蚜虫。
    • 大喇叭口期:投放辛硫磷颗粒剂或喷施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玉米螟。
    • 病害:纹枯病高发区可在拔节期喷施井冈霉素,大斑病发生初期喷施丙环唑或戊唑醇。

  5. 田间管理

    • 间苗定苗:3-4 叶期间苗,5-6 叶期定苗,去除弱苗、病苗。
    • 中耕培土:拔节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增强根系抗倒伏能力。
    • 灌溉排水:干旱时及时灌溉,尤其在抽雄前后需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涝害。


四、适宜种植区域


迪卡 S1627 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主要适宜在≥10℃活动积温 2200℃以上的早熟春玉米区推广,包括: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东部地区。
  • 黑龙江:第二积温带下限(如绥化市北部、齐齐哈尔市东部)。
  • 吉林:延边州、白山市等山区。

五、注意事项


  1. 品种适应性:该品种为早熟类型,在高积温地区种植可能导致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需谨慎选择。
  2. 密度调整: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至 5000 株 / 亩,肥力较低的地块宜稀植(4500 株 / 亩)。
  3. 适时收获: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形成黑色层时收获,以保证籽粒饱满度和产量。

六、与其他品种对比


品种生育期(天)株高(cm)抗倒伏性适宜积温(℃)突出特点
迪卡 S1627117246≥2200早熟、抗丝黑穗病
丰垦 008114230中等≥2100耐瘠薄、适应性广
先玉 335127286中等≥2500高产、脱水快

:以上数据基于内蒙古地区试验结果,实际种植表现可能因气候、土壤等条件有所差异。建议种植前咨询当地农业技术部门或种子经销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品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