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小麦种子十大品种
结合农业农村部及黄淮海各省农业部门的最新推荐,以及近年来在抗逆性、产量和品质表现突出的品种,以下是黄淮海地区当前主流的十大小麦品种(排名不分先后):
1. 济麦 44
由山东省农科院选育,连续多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该品种属半冬性,抗倒性强,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籽粒蛋白质含量高(14.4%),适合加工优质面条和馒头。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推广面积超 2000 万亩,亩产可达 650-750 公斤。
2. 郑麦 379
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强筋品种,2023 年黄淮四省推广面积前十。抗寒性突出,中抗赤霉病和条锈病,籽粒稳定时间达 18 分钟以上,是面包专用粉的核心原料。在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表现优异,高产田亩产超 800 公斤。
3. 百农 4199
河南科技学院选育的高光效品种,矮秆抗倒,高抗白粉病,品质达到中强筋标准。该品种在黄淮南部麦区推广迅速,2023 年种植面积超 1500 万亩,尤其在河南驻马店、周口等地表现突出,亩产稳定在 600-700 公斤。
4. 马兰 1 号
河北省主推品种,抗寒耐旱,株高 75 厘米,抗倒性极强。中抗条锈病和叶锈病,籽粒容重 820 克 / 升以上,适合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等灌溉区种植,亩产可达 700-750 公斤,曾创河北省单产纪录 811.9 公斤。
5. 众信麦 998
国审超强筋品种,连续两年刷新全国小麦单产纪录(2022 年亩产 981.1 公斤)。抗寒性好,中抗赤霉病,籽粒蛋白质含量 15.2%,适合河南北部、山东、河北等地种植,推广面积已超 1000 万亩。
6. 泊麦 7 号
河北省 2025 年农业主导品种,具有抗旱耐盐碱特性,在环渤海盐碱区域累计推广 160 万亩。半冬性,抗倒性强,亩产 560-600 公斤,每亩可节约麦种 5 公斤,显著降低种植成本。
7. 豫农 905
河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新品种,2024 年通过国家审定。半冬性,抗倒性好,慢条锈病,中抗黄花叶病,籽粒达到中强筋标准,亩产 650-850 公斤,适合河南、陕西、江苏、安徽的高中水肥地块。
8. 鲁原 502
山东省经典品种,半冬性,综合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种植多年,亩产稳定在 600 公斤左右,尤其适合晚播早熟区域,是稳产型代表品种。
9. 郑麦 1860
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中筋品种,2023 年黄淮四省推广面积前十。抗寒性突出,中抗条锈病,籽粒饱满,亩产 650-700 公斤,适合河南、安徽、江苏等麦区的早中茬种植。
10. 轮选 125
半冬性多穗型品种,2025 年通过国家审定。中感条锈病,品质达到中筋标准,亩产 575-635 公斤,适合河南、陕西、江苏、安徽的高中水肥地块,尤其在抗干热风和落黄性上表现优异。
区域适应性建议:
- 河南南部、安徽沿淮:优先选择抗赤霉病品种如郑麦 379、扬麦 25。
- 山东、河北灌溉区:侧重抗倒品种如济麦 44、马兰 1 号。
- 盐碱地:推荐泊麦 7 号、中麦 6032。
- 优质麦订单种植:选择众信麦 998、新麦 26(超强筋)。
注意事项:
- 抗病性:黄淮南部需重点关注赤霉病抗性,北部需防范条锈病和白粉病。
- 播期调整:半冬性品种适期早播(10 月上中旬),春性品种可推迟至 10 月中下旬。
- 配套技术:高产田需结合 “氮肥后移”、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措施,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建议种植户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市场需求,优先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且在当地连续 3 年以上表现稳定的品种,并咨询农技部门获取最新种植方案。
上一篇:苍耳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是什么
上一篇:向日葵种子发芽的日记五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