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玉米行情及后期价格走势
当前玉米市场呈现供需紧平衡格局,价格处于触底回升阶段。以下是结合最新市场动态的详细分析:
一、当前行情分析
- 现货价格稳中有涨
截至 2025 年 4 月 28 日,全国玉米现货价格呈现区域性分化。主产区如鹤壁市中等玉米价格在 1.10-1.13 元 / 斤,较上周上涨 1.58%,主要受基层余粮见底、贸易商挺价心态及进口减少支撑。东北产区潮粮基本出清,干粮收购价小幅上调,长春地区周比上涨 20 元 / 吨;华北黄淮产区余粮仅半成左右,潍坊等地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周比上涨 40 元 / 吨。南方港口如蛇口港内贸玉米报价周比上涨 20 元 / 吨,但养殖利润偏低限制需求释放。
- 期货市场看涨情绪浓厚
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主力 2507 合约 4 月 28 日收盘价为 2351 元 / 吨,较前一日上涨 18 元,创近期新高。市场对供需紧平衡的预期推动期货价格上行,尤其是在中储粮持续收储和进口严控的背景下,资金做多意愿增强。
- 供需格局转向紧平衡
- 供应端:2024 年国内玉米产量达 2.949 亿吨(同比 + 2.1%),但种植收益下滑导致 2025 年增产幅度收窄。进口方面,2024 年进口量 1364 万吨(同比 - 49.7%),2025 年预计进一步降至 700 万吨,叠加保税区玉米粉类产品进口受限,国内供应压力显著减轻。
- 需求端:深加工需求持续增长,2024 年玉米淀粉产量同比增长 10-15%,2025 年预计再增 400 万吨至 8800 万吨。饲料需求虽受 2024 年养殖存栏下降拖累,但 2025 年生猪价格回暖(自繁自养利润回升至 79.46 元 / 头),叠加能繁母猪存栏企稳,饲料消费有望逐步恢复。
- 政策托底与市场博弈
中储粮 2024 年累计收储玉米超 500 个库点,2025 年继续通过竞价销售和采购双向调节市场。4 月 28 日内蒙古分公司拍卖 1.04 万吨玉米,成交率 100%,显示市场对低价粮源的承接能力较强。不过,后期需关注 2000 万吨量级的进口玉米库存和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对市场的冲击。
二、后期价格走势预测
- 短期(1-3 个月):震荡偏强
- 支撑因素:基层余粮见底、贸易商挺价心态、进口玉米到港量减少(1-2 月进口同比 - 97.1%),叠加中储粮持续收储,现货价格易涨难跌。期货市场受天气炒作(东北春播干旱风险)和资金推动,可能突破 2400 元 / 吨关口。
- 风险因素:五一后饲料企业补库需求可能阶段性减弱,叠加中储粮加大拍卖投放,价格上行空间或受限。
- 中期(3-6 个月):供需博弈加剧
- 供应增量:2025 年全球玉米产量预计增至 12.74 亿吨(IGC 数据),巴西二季玉米 6 月开始收割,阿根廷出口政策调整可能释放 3350 万吨供应。国内春播面积预计稳定,但东北局部地区因降水偏多可能延迟播种。
- 需求变量:若生猪养殖利润持续改善,饲料玉米消费量或超预期;同时,乙醇生产若受益于原油价格上涨,工业需求可能成为新增长点。此外,小麦与玉米价差若缩至 100 元 / 吨以内,饲用替代比例可能上升。
- 长期(6-12 个月):先扬后抑概率较大
- 上行驱动:2024/25 年度国内玉米供需差预计为 551.8 万吨(卓创资讯数据),叠加转基因技术推广(27 个品种通过审定)提升单产的预期,价格中枢有望上移。
- 下行压力:2025/26 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增长(美国、欧盟、乌克兰预计增产),可能压制价格反弹空间。此外,若中美关税政策松动,进口成本下降将冲击国内市场。
三、关键影响因素与建议
- 天气与种植
东北春播期需关注降水情况,若 5 月出现干旱可能推升减产预期;巴西二季玉米生长状况将影响全球供应节奏。
- 政策调控
中储粮拍卖节奏、进口配额调整及转基因玉米种植政策是市场波动的重要变量。
- 替代品价格
小麦价格若持续走强(当前普麦收购价 1.20-1.24 元 / 斤),可能抑制玉米涨幅;豆粕价格波动则影响饲料配方比例。
- 国际市场
美国玉米出口销售进度、黑海地区冲突及南美物流情况需密切跟踪,尤其是巴西乙醇厂扩建对出口的挤压效应。
操作建议:
- 贸易商:可逢低建立库存,关注中储粮拍卖底价及成交情况,灵活把握出货时机。
- 饲料企业:建议采取 “滚动补库” 策略,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 种植户:关注当地天气变化,适时播种以规避春涝,同时可通过订单农业锁定收益。
综上,2025 年玉米市场将呈现 “紧平衡下的震荡上行” 格局,短期价格受供应收紧支撑偏强,中长期需警惕全球增产及政策调控带来的回调压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植物妈妈有办法怎样传播种子
上一篇:连翘是草本植物还是木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