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建筑成为旅游市场新锐产品
追溯华夏文明,几千年来,木结构曾经是我们的主要建筑体系。木宅中雕花的窗棂,迂回的木栏,曲径通幽的层层院落,使人的居住情怀在建筑中得以完美的体现。木别墅,乡村木房子,公园景区用木结构营造出的自然气息乃至都市高档会所中用于点缀的木质景观小品,都使得厌倦了钢砖结构冰凉气息的人们,对木屋又重新点燃了回归自然的渴望,
旅游市场的配套产品定位
从国际上旅游需求的发展来看,工业社会中期单一的观光旅游消费的发展阶段,将逐渐让位于后期休闲与度假旅游、复合型旅游消费,并进一步发展到社会的生态旅游、专项旅游和特种旅游消费的阶段。各大城市的观光旅游消费将迅速向着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专项旅游消费阶段转变。
专项旅游无论在目的地还是在客源地,对于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纯粹的旅游已经不能够成为旅游竞争力的有利武器。旅游发展必需要有强大的结合点,完善的基础建筑,设置旅游设施基础的概念,同时提供一个系统配套的产品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而木制建筑设施在专项旅游、特色旅游中呈现为一个突出的亮点.
木制产品对于林业工程的推动鉴于国情,长期以来木结构房屋的发展受到限制。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才重新开始对木结构房屋及其材料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还很薄弱,我国在木质材料应用于住宅建筑方面的研究与国外差距较大。引进国外的木结构建筑技术和经验对发展我国的木结构房屋市场有很大促进作用。
从使用功能角度来讲,科学的投入能使生态环境和资源得到更强大、合理的循环利用。若木结构房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等技术问题能在近期内有较大突破,住宅建设领域能够大量使用人工林木材,木材需求量的增加和丰厚的利润就将促使人工林的经营者和个体林农积极种树,以至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化工、机械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增长点。美国、新西兰人工林利用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片面限制木材的使用,没有经济利益的驱使,单靠国家的投入,难以持续发展人工造林。木结构房屋的发展,将会使利用人工林木材,从杨树、杉木到马尾松、桉树,甚至竹材等,以及使用其它速生材和人工林生产的结构人造板材(OSB结构板材)的用量大大增加,从而促进我国木质人造板工业的发展。
旅游是一个利润周期很长的产业, 配套产品的功能性达到的程度,是决定旅游收益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做林木专项的企业缺少很大一部分政策标准。现在我们国家对林业采取的都是禁止砍伐的统一社会标准,所以企业所使用的木材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即便如此,国内木制结构建筑市场强大的需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的木结构企业抢占国内市场。
加拿大有自己的木结构建筑规范和标准,我国现有的有关标准与国外有较大差异。目前新的木结构住宅设计、材料及施工的标准和规范尚未出台。因此制定出一个符合国情且兼容各国规范的木结构建筑标准体系,是推动木结构房屋市场发展的关键。